由于患病原因不同,其臨床癥狀和防治措施也各異,詳見下。
1.病因:疥螨蟲。
臨床癥狀:皮膚紅腫、劇癢,皮膚潰瘍,形成黃白痂皮,似米糠狀。侵害部位:真皮層(鑿有孔洞,淺道)。
防治措施:嚴重的病例,2%敵百蟲或硫磺軟膏涂擦患部,也可肌肉注射阿維菌素或通滅。大群用旺達伊可壯每袋120只狐貉,連用3天,一周后再用2-3天。
2.病因:蠕螨蟲。
臨床癥狀:毛囊周圍有小紅突起,皮膚潰瘍、膿腫,有銀白色皮屑。侵害部位:毛囊。
防治措施:2%敵百蟲或硫磺軟膏涂擦患部,也可肌肉注射阿維菌素或通滅。
?。ㄖ委煼桨竿?)
3.病因:毛虱蟲。
臨床癥狀:瘙癢難忍,啃咬皮膚和被毛,有鱗屑。
侵害部位:皮膚和被毛。防治措施:0.5%蠅毒靈或25%溴氰菊酯涂擦患部。
4.病因:吸血虱蟲。
臨床癥狀:奇癢,動物惶惶不安。侵害部位:皮下毛細血管。
防治措施:2%敵百蟲或硫磺軟膏涂擦患部,也可肌肉注射阿維菌素或通滅。
5.病因:真菌感染。
臨床癥狀:被毛出現(xiàn)灰色圓形禿斑,毛易斷,皮膚有痂皮。
侵害部位:唇、鼻鏡、肛門周圍的皮膚。
防治措施:2%碘酊或碘甘油涂擦患部。
6.濕疹性皮炎。
臨床癥狀:病情發(fā)展迅速,局部瘙癢,脫毛。侵害部位:唇、鼻、耳、肛門、腋下、鼠蹊部皮膚。
防治措施:消除致病因子,消炎平或皮康霜涂擦患部,肌注地塞米松2~6ml,1天1次,連用3天。
以上病癥的綜合性預(yù)防措施是加強衛(wèi)生防疫,搞好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做好籠舍、飲食用具等的消毒工作。